leyu乐鱼官方网站

400-3758459

13834785963

医美培训总结范例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医学美容技术是美容医学整体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它以中、西医基础医学及医学美容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实施、修复和维护人体之美[1]。我国现代医学美容教育始于1993年,然而2006年原卫生部下达文件,指出医学技术类专业将不再有考取助理执业医师的资格,与之前已有且相近的临床医学专业(美容方向)相比,其专业定位、专业教育及专业发展等各方面必然随之改变。医学美容技术培养的是从事生活美容技术操作、美容产品营销、医美咨询等工作的实用型人才,而非临床美容医生或护理人员[2]。专业课程在突出中医美容、医学文饰、美甲、护肤等专业实践技术基础上,更强化美容咨询沟通、化妆品应用及美容市场营销等全面能力的培养。因此,不同于临床医学(美容方向)及护理学等专业,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的建设将是医学新专业教育领域[3]。

  1.1医学美容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强烈。庞大的人口基数奠定了我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已达2245亿元,截止当年年底,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成为全球医疗美容第三大市场。医学美容行业在我国已经成为继房地产、汽车、服饰、餐饮之后的第五个消费热点[4]。从目前的行业热度来看,国内医美规模的爆炸性增长也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美容需求,医美市场需求的缺口还将不断扩大[5-6]。与此同时,我国美容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庞大,但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等问题,大中型美容机构的工作人员普遍以初中学历为主,大专及以上学历者非常少,短时培训即可上岗,这意味者美容机构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状况令人担忧[7-9]。大量非专业的无证人士从事着文饰、药物注射、设备仪器操作等医学美容项目,非正规的美容培训班遍地开花,医疗美容纠纷发生不断,对医疗美容市场的规范和健康发展形成巨大的冲击[10]。医学美容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对迟缓、专业人才的缺乏将是未来行业发展最大的瓶颈[11]。

  1.2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教育发展现状。医学美容技术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被引入国内。但直到2004年,我国印发了《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专业设置指南》,医学美容技术逐渐为人们所承认,国内的高职院校才开始陆续增设医学美容技术专业[12-13]。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六十多所高等(职业)学校开设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毕业生每年不足6000人,不能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14]。医美行业的迅猛发展与人才供应不足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开设医学美容技术专业、进行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培养一批批从事生活美容技术操作、美容产品营销、医美咨询等工作的实用型人才[15],将为医疗美容服务步入专业化注入持续动力。

  医学美容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的目标为“加强学科基础、重视实践、提高素质,培养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体现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特色”。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1)整合学科的基础课和专业课,规范课程设置;(2)完善专业教学团队的素质和结构建设;(3)将课程体系的内容与医美岗位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4)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5)加强实训、实习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医美技术服务能力;(6)建立教育质量监督反馈评价体系,以定期督导检查促专业整体教学水平提升。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作为医学教育新专业,对于各大高职院校而言,开展和开设并不普遍。而贵州健康职业学院地处西南地区,相较其他兄弟院校,医学美容教育起步晚、起点低。2018年为适应地方医疗卫事业及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学院申办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学制3年、属专科(高职)教育层次。2019年秋季正式招生开课,2019、2020年报考招生率均达90%以上。但专业发展的时间较短、教学体系尚不成熟,存在许多问题,还处在研究和摸索阶段。

  3.1明确专业定位。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定位医学美容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当前美容行业迅猛发展和专业岗位素养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从业素质,掌握专业必备扎实的知识理论、娴熟的操作技能、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够胜任美容保健技术服务、美容咨询服务及美容产品导购销售、美容机构管理服务等岗位的高端综合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两年在校和8个月的顶岗学习,学生具备中、西医学美容的知识理论、各项实用美容技术、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化妆产品营销技术、常见皮肤病的美容诊疗能力、美容项目咨询及服务能力、美容仪器使用及维护的能力[16]。毕业后学生可胜任激光美容、注射美容、物理美容、皮肤美容治疗和医学文饰等技术岗位,及在大中型美容企业里担当美容助理、美容咨询顾问、美容培训导师和讲师、形象设计和化妆师、美容美体指导、化妆品调配研发销售、企业高级管理者等职务。

  3.2探索培养人才的模式。参考中高级美容师的职业资格要求,以其具体的职业岗位上工作任务的要求为引领[17]。强化职业技能,构建“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兄弟院校合作力度,优势互补、双赢互动,共同发展。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利用院校教育环境和资源,联手建设专业,共管学生,积极开展技术与教学交流。“教学做”一体化,通过积极引入企业美容文化进课堂和学生在校外的实习实训,最大限度使学生融入本行业环境,增强其行业认同感,全面提高职业思维、意识及能力[18]。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利用校内多站式考点的优势,争取医疗系统的技能培训、竞赛、职业技能鉴定及考核,提升社会服务能力[19],向全校师生及校园周围其他社区人群提供免费的美容技术服务、皮肤护理知识讲座及医学美容相关知识的宣传。严格考证制度,学生在校期间考取“美容师资格”等行业准入证书,提升就业的竞争力。毕业后我院将持续追踪其就业情况,将职业市场就业信息纳入人才培养调研的一部分,以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3.3确立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国家早在2007年就明确了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类型是“技师”[20],因此我校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为前提,每年进行调研论证,确保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技能扎实基础上进行复合型综合能力培养的模式,实现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专业素质发展的有机统一。理论知识够用,强调实践能力,尤其是医疗美容项目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医美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临床技能训练、考核和临床思维、沟通能力训练。

  3.4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适应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教学培养目标,打破单一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打造模块式教学体系[21],全部课程分为基本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建立工作实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例如专业课程按行业工作实际不同化分为多个大的模块,每个大模块按其需具备的知识、技术及能力可再细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子模块。使学生既掌握医美领域某一个特定的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掌握了同领域其他岗位所需的通用知识和能力。专业教学以“必须”和“够用”为原则,适当减少基本素质课程的学时,删减具有重复教学内容的课程,同时增加实训课程比重,突出重点或技能,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22]。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补充适应市场需求、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内容。教学方法上突破传统,拓展更大的教学空间,积极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反转课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项目教学、案例探讨等多种手段相结合,提高师生互动和教学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医学美容技术。

  3.5重资打造校内实训基地。依照医疗机构真实场景,结合现代职业教育特点和医美职业准入要求,认真进行实训室功能分布和布局,高度仿真职业环境,建成美容护肤实训室1间、形象设计实训室1间、美容一体化实训室1间、美容中医实训室1间及相应设备器材,打造满足教学、科研、开展技能竞赛的校内实训基地。全程对学生开放,允许学生参与实训室管理及根据其实际学习情况利用课后时间强化技能训练。实行健全管理机制、日常值班安全监督,打造标准化、学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共管模式[23]。

  3.6重视专业教学团队培养。针对现阶段医美专业教师队伍年轻、职称低、经验及技能不足等薄弱环节,我校将加大师资引进力度。同时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技术更新,制定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24],鼓励年轻教师考取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利用寒暑假进入行业锻炼技术技能、积极跟踪医疗美容先进技术、安排国内专业前沿技术培训等[25],完善教师教学能力考评标准,对优秀的教师给予相应荣誉与奖励[26]。对兼职教师的聘任从实际出发,管理上需更加灵活[27]。具有较高职称和多年临床经验的一线医疗人员专业能力较强,但存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不足等问题,聘用时应考虑其教学能力是否能承担课堂教学的任务,或尽量安排其负责实践技能的教学和实习期跟岗带教的工作[28-29]。另外兼职教师聘任时间较短、流动性大,在岗期间促进同课程专职教师与其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共同提高,保证教学质量[29]。据预测未来3~5年的中国美容行业年产值将超过5000亿元,按每年增长20%的速度来算,每年需新增240万从业人员[30]。医美行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给高职院校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我院积极探索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在医疗美容行业中的发展空间,确定专业发展的方向;了解当前国内美容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专业定位,不断修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参与制定专业建设相关标准,从而提升毕业生的质量与职业竞争力。

  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体育事业也真正进入了新时代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的重要特点就是把健康体育提到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位置,把全民健身和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16年,国务院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通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等方式来提高全民身体素质[1]。“体医融合”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体育健康事业开始迈向精准化方向发展的道路,体育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功能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此概念提示下,我国全民健身的口号被进一步强调落实,提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也就是行动与目标要高度统一,改变过去那种只强调口号和行动而忽视目标和结果的单向政策指令。对于与体育健康事业相关的企业而言,体医融合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政策导向,它将为这些企业提供一个空前的政策保障和市场可能性。

  体育产业的概念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在市场经济的探索中发展起来的新概念,从根本上讲,市场经济就是只要有市场、有需求的地方就是经济发展的方向,体育运动作为人们的一种需求也必然会引发供需间的经济活动,由此奠定了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石。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作为国家公益由政府向全社会提供服务,体育生产、经营活动也由国家统一经营和管理。当国家鼓励体育作为产业而发展的时候,体育这个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业似乎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体育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并不容易被分得很清楚。经过几十年探索式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国家统计局于2015年对传统的体育产业进行了统计分类,2019年又根据新时代体育产业发展的特点对之前的分类进行了修改,将体育产业范围确定为:体育管理活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场馆服务,体育中介服务医美培训总结范例,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体育旅游活动、体育健康服务、体育服务、体育会展服务、体育金融与资产管理服务、体育科技与知识产权服务),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与出租,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2]。这种分类并不代表我国现阶段体育产业的以上各个分支都已成熟到一个相对的产业板块儿了,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分类是对未来体育产业发展的一种指导,而对当下的意义更多的在于统计工作的方便。从以上统计分类中可以找到体育健康的地方,一个是“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另一个是在“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的二级目录下的“体育健康服务”。这种分类方法显示,体育健康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其重要性并没有得到重视和认可。事实上,体育健康产业的概念十分宽泛,并不容易清晰地从体育产业中的某个分级目录中明确列出,但如果从人们从事体育运动的目的来看,目的无非三大类,一是以体育运动为职业,比如:专业运动员、专业体育工作者;二是休闲娱乐,现有的大多数体育运动项目都是游戏,而游戏是伴随人类进化、发展的本能活动;三是体育健身,通过运动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与体育健身相关的体育生产、经营活动就是体育健康产业。我国自体育产业化发展以来,最明显的新生行业就是健身俱乐部行业,它是典型的体育健康产业的发展形式。体育健身功能得到大众的关注,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已达到世界顶峰,人们似乎已没有那种期盼金牌的渴望,转而更加关注体育运动对我们自身健康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工作压力的激增,使得运动缺乏导致的疾病越来越普遍。有学者认为,当今社会运动不足引发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健康,尤其是慢性病患者的“井喷式”增长,给医疗卫生事业带来沉重负担,甚至引发了公共健康危机[3]。既然许多慢性疾病是由运动缺乏引起,那么从事运动锻炼便能有效地防治这些慢性疾病,典型的比如:慢性代谢性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等。以上两方面的原因,造就了体育健康产业巨大的潜在市场,尽管目前体育健康产业的产业链或者产业网络还并不十分清晰,但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体育运动对健康而言是把双刃剑,科学、适宜的运动能促进健康,不科学、不适宜的运动可能会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只有真正能够促进健康的体育运动才能得到大众的追崇,因此,体育健康产业最重要的生命力就在于为大众提供科学运动的产品,包括:体育健康教育产品;健康用品、器材;体育运动检测设备等等。对于健康促进来讲,运动是否科学、是否适宜,关键的技术环节在于对运动进行量化控制,而所有能够帮助人们进行运动量化控制的产品(量化控制的原理与方法、量化控制的仪器设备)的设计、生产、销售是体育健康产业的核心部分。实际上,运动负荷和运动过程中乃至运动前、后人体机能反应的大部分指标都可以采用医疗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当然,也有许多体育领域专业的设备更加具有专门性。所以,体医融合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做到对运动过程的量化控制,反过来,体育健康产业向体医融合方向发展,必定会强化运动过程量化控制的技术与理论的发展,它是体育健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有学者认为,体医融合是产业融合时代体育健康服务业改革的趋势,它可以解决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促进体育健身服务发展的多样化和精确性,促进体育和医疗产业的整合,而新型体医融合的发展是实现健康中国梦想的重要手段[4]。从产业理论的角度衡量我国现行体育健康产业发现,我国的体育健康产业在体育产业这个大的板块中,与其他运动休闲娱乐产业、体育培训产业等区分度不高,产业链不完整,不清晰。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体育健康产业还没有真正成型,体医融合可以是我国体育产业成型并标定产业属性的重要里程碑。有研究指出,体医融合的困难正在于,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健康服务链条的缺环以及健康教育的缺失,加之人们受到传统体育思想、观念的影响较深[5]。所以未来体医融合主导下的体育健康产业发展要与体育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要让人们知道体育的健康促进功能以及如何实践运动健康的过程。可以预见,未来我国体育健康产业在体医融合理念的引导下会有大的发展,因为它从根本上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健康中国的总体战略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更广阔的角度看,体医融合是实现健康身体、健康环境、健康经济、健康社会,最终实现健康中国的关键,是实现国家卫生工作两个转变“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从医疗健康干预向非医疗健康干预转变”的技术核心[6]。

  虽然我国传统文化中从来不缺少健身、养生的思想内容,中国人也普遍比较注重运动锻炼,甚至道家传统养生思想和武术、太极强身健体的理念影响了全世界,但与西方运动科学研究相比,我国现代运动促进健康的理论研究却显得十分薄弱,在运动锻炼过程中的量化控制问题还缺少针对中国人体质特征的本土化研究的理论体系,运动锻炼与慢性病康复之间的关系也还停留在经验的水平上,因此,体医融合背景育健康产业发展的创新应首当其冲地从运动促进健康的理论研究开始。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才能真正促进体育健康新产品的研发与创新,进而促进体育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过去几十年经济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但竞技体育制下国家对体育的投入方向至今没有明显转向,使得体育科研机构、体育高等院校的研究方向没有明显的向大众健康方向转向。医疗健康领域的学者更没有涉足体育健康领域的意识和兴趣。未来体医融合的实现路径应当从体育与医疗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和话语权融合三个方面进行[7]。在体育领域做的许多科研项目,其数据采集方式和仪器设备条件都受到经费和实验室条件的限制,然而这其中的很多检测对于医院来说却是轻而易举,体医融合最大的收益者应该就是体育健康科研领域,体育界与医疗界专家合作,知识互补,科研设备互补,可轻易取得1+1大于2的效果。体医融合下的体育健康产业也应当积极鼓励和吸纳民间资本投身于科技创新,这样才能使体育健康科研更有活力和创造力,民间资本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逐利性,这使得它们的投入最能够抓住市场需求,因此,民间资本是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强动力源。当然,民间资本投资体育健康产业还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制保障,也需要合理的金融政策的扶持,这些是目前我国管理层面的弱点所在。有学者指出,体医融合是当前医学思路与体育方法结合的产物,以协调医疗资源供给矛盾为目标、治理社会体质健康问题为核心、推进体育与医疗产业优化为根本。但当前存在相关政策法规缺失、体育与医疗部门的协作不足等制约因素[8]。反过来讲就是,体医科技人员积极合作,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获得多方资金投入是体医融合相关体育产业创新的充分必要条件。

  体医融合利用现代医学科学、运动科学和网络技术构建经营实体或者网络平台,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有构建这些机构的投资人,在体医融合机构作为新事物的现阶段,投资人可能对未来盈利的前景不无担心,因此国家应当出台多种优惠和鼓励政策,包括:土地使用、金融支持、政府福利与保险政策支持等等。比如:健康寿险中加入咨询或者参加体医融合项目的保险项目,参保人可以每年若干次去参与体医融合的活动,而政府机关单位或者企业可以为员工购买这样的保险福利。这种做法不仅为保险公司增加了有市场潜力的险种,而且可以以一种经营行为来有效地促进体医融合市场和理念的推广,可谓利国利民。体医融合不仅仅是在社会上增加一个行业或者经营渠道,更重要的在于它是提高全社会健康水平,增加人民福祉的国家公益行为,因此在创立体医融合机构的时候要突出它的社会价值,国家应当在此进行相应的投入,同时应当鼓励社会慈善资金支持。这方面可以参考西方国家非盈利机构的运作方式。也就是将体医融合机构界定为非盈利机构,投资人可以在投资、经营活动中雇佣员工,并为所有工作人员发工资,支付所有经营成本花销之后,盈利的部分上缴国家。非盈利机构的设立突出了社会公益的有偿运营,同时又避免了社会公益事业的商业化,是唤醒人们公益意识和维持社会公益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伟大的创新。体医融合机构可以以商业机构和非盈利机构两种方式运营,这两者并不矛盾,它们可以满足不同收入阶层人群的需求,也可以迎合不同投资目标的投资人的需求。

  现代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大大提高了统计研究的科学水准,比传统抽样统计研究在结果的真实性上不知增强了多少倍。体医融合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事物,应当在初创阶段就积极采用最现代的网络与运算技术,利用大样本统计方法快速积累数据,使体医融合能够在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走在前列。体医融合概念的提出正值我国公共健康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的时期,因次我们必须在积极实施体医融合的种种措施的同时,也要积极研究和总结经验,发现新规律和新方法。首先,国家应当成立体医融合专门管理机构,由该机构设立体医融合行业管理规章,可以将各地建立的体医融合机构联网而建成大数据平台,并要求体医融合机构业务数据上传至该平台,对这些数据的汇总、统计、分析无疑可对体医融合相关研究提供最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其次,大数据平台可以根据各地区的数据特点,对不同地区的体医融合工作反过来进行指导,使各地区的体医融合工作能够更加适应当地民众的健康需求,从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体医融合项目。欧、美国家早已在各个行业、领域普遍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行业管理和市场管理,在公共健康方面更是具有了成熟的数据管理系统。在慢性病控制方面,欧、美国家利用大数据技术很好地预防了慢性病的死亡率和青年人慢病发病率,数据平台在公共健康管理和公共健康政策方面已是最直接的依据。我国体医融合行业管理采用大数据技术是行业管理的一种新尝试,同时也必将成为新时代社会事物管理的新航标。体育健康产业内部应当在体医融合机构创建的初期就重视数据积累和构建大数据平台的意识,将来可能会有大的商业机构或者国家管理部门对这方面的大数据进行汇总,这是,商业性的数据公司所积累的数据便可以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很多时候,欧、美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的收购案,收购方主要看重的是被收购方所积累的数据,所以,在现代网络时代,数据是财富,是资本。

  提升医学教育水平,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是我国在改革不断深化新时期下的重要课题。研究比较中美医学院校建制、医学教育体系构成、医学生培养环节以及医学人文品质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对我国医学教育的改进措施,对于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医疗的整体水平提升有积极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大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不断提高,社会对医学教育的探讨也倍受重视和关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学教育经验,培养具备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生,有利于我国医疗质量的整体提升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美国高等医学教育是西方医学教育的代表,近两年,笔者通过走访留学生、查阅文献,并先后赴美国哈佛医学院、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等医学院校进行交流访学,对美国的医学教育体系有了深入认识。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中美两国高等医学教育在建制、教育体系构成、医学生培养环节以及医学人文品质等方面的差异,以期对我国的医学教育有所借鉴和启示。

  中美医学院校在建设、筹资和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现有医学院127所,其中州立76所,私立51所,而我国医学院校均由政府建设。美国医学院校经费来源主要包括有偿服务、研究经费、政府拨款和校友捐赠等,筹资能力较强,而政府拨款则是我国医学院校较为主要且单一的经费来源。美国医学院校的质量评估主要由非政府的第三方组织高等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进行,联邦和州政府通过教育拨款和科研资助等形式对各医学院校略加影响,我国医学院校由政府统一领导,全国实行基本一致的学制和课程[1]。从上述方面可以看出,中美医学院校在办学性质和宗旨上存在本质差异。美国医学院校实行“精英教育”,旨在提高医学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院校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自主调整办学方向,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因此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较强的灵活性。我国医学院校推行“大众化”教育,旨在在较短周期内培养能满足于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医药卫生工作者,但受制于院校隶属关系的差别,或由于区域间的政策差异造成的资源分配不均衡,较容易导致不同医学院校间办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出现差异。值得指出的是,这一差异从根本上是由中美两国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适应了本国国情。

  美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较为完整性,通常由“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部分组成。其医学教育起点较高,报考考生须完成4年大学本科学习且修过医学预科教育课程,通过医学院入学考试后才能就读。美国医学院校教学大纲为4年制,成绩合格者授予医学博士(medicaldoctor,M.D.)学位。M.D.的学习课程与医师执照考试挂勾,学生在前2年学习医学基础课,结束后要参加执照考试的第一部分,后2年进入教学医院,临床课程、见习和实习结合在一起,结束后参加执照考试的第二部分,合格后才具有申请住院医生的资格。M.D.毕业后须经过年限不等的培训(包括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等),完成执照考试的第三部分后方可获得行医执照。美国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法律规定医生须接受知识更新教育和考核,合格后才能获准更新执照[2]。相比之下,历史原因造成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院校医学教育”的学制和培养模式较为复杂,主要有五年制临床本科、八年制本硕博一贯制、三年制临床型或科研型硕士、三年科研型博士等。“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较为薄弱松散,我国的医学本科生毕业后工作1年以上即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硕士、博士在读期间只要有单位挂靠,也可以申请考试,通过后即可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疗工作。医学教育体系所导致医学生专业素质的差别较为明显。美国医学院校的培养模式要求所有具备行医执照的医生都有在大型教学医院的从业经历,保证了医生都具备较为扎实的临床功底和较为一致的专业水准。对基础科研感兴趣的医学生在校期间还可申请攻读生物医学哲学博士学位(philosophiaedoc-tor,Ph.D.),毕业获得M.D.和Ph.D.的双学位。双学位博士除了临床知识学习和实习以外,还需要在实验室接受长时间的基础科研训练,发表一定质量的科研论文后才能获得学位[3]。相比而言,我国医学院校培养的本科毕业生现阶段通常难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且不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水平差别较大。在研究生层面,由于我国医学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学术型研究生阶段进行科研的同时,往往不能兼顾临床技能的训练,毕业后存在到了临床“不会看病”的问题,而专业型研究生虽然临床技能娴熟,但由于缺乏基本的科研培训,创新能力难以提升。

  首先,中美医学院校的生源存在差异。如前文所述,美国医学院学生的入学条件严苛,只有成绩拔尖、素质全面的本科毕业生才能通过,相当于研究生教育。从医学生的角度来讲,他们在学医前就接受了高等教育知识体系的训练,并选修了医学相关课程,保证了在进入医学院后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可以说,在美国上医学院绝非一时冲动的想法,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学生的稳定性和成熟度也更好。相比而言,我国的医学院校直接招收高中毕业生,由于每年招生数量较多,竞争不太激烈。尤其在近年,医学院校报考人数还有逐年下滑的趋势。对于我国的医学生来说,多数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对于未来职业的认识度和责任感并无感性认识,以致在今后求学时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失去耐心和热情。其次,中美医学院校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存在差别。在课程设置上,美国医学教育将基础课程进行学科间交叉整合并集中安排授课,不仅能减轻学生负担,更能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客观、整体地学习和思考,知识体系搭建得更为牢固。美国医学教育还注重基础与临床学科间的联系,在基础学科教学中密切联系临床,在临床见习、实习中继续强化基础学科知识。临床实习时,科目设置除“内、外、妇、儿”等常规科目外,还设置了急诊医学、老年医学和家庭社会医学等科目,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4]。在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基本框架仍然遵循着基础、临床、实习的“三部曲”,三个阶段过分明确和独立,加之学科界限明显,把完整的人体和生命现象人为地割裂,医学生在学习过程感觉较为枯燥,也难以对医学体系形成综合、整体的认识。再者,中美医学院校的教学目标设定存在差异。美国医学高等教育一方面强调培养在高校或医院中兼具基础性与临床性的专门医学人才,另一方面强调培养科研机构的研究者和传播知识的医教人员,目标设定较为清晰,能够充分满足社会的需求[5]。我国医学生培养的目标较为模糊,按教学目标要求,本科毕业的医学生应该具备较为基本的临床技能,但实际情况却无法满足医院需求,促使毕业生纷纷考研。而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学业培养本科化,课程设置专业化,过于强调专业性的学习训练,导致研究生知识结构单一,综合能力不足。部分医院的专业培养并未能融入临床实践,甚至有些学生仅会做课题写文章而与临床脱节较严重,导致临床能力较差。此外,中美医学院校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存在差异。美国医学院较早开展标准化病人和计算机模拟系统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我国医学院校,受制于发展水平和经费投入等客观条件限制,教学手段相对落后。美国医学院校中已普及“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PBL)”和“以社区为基础的学习方法(CBL)”等教育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也有所裨益[6]。我国的医学院校现阶段仍然维持传统学科型的教学模式,注重课堂理论知识灌输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使得我国培养的医学生多是会考试的学生,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最后,中美医学院校在学业考核方面存在差异。美国每个医学院都自主建立了考核体系,除了对读写综合能力、与病人交流能力和标准化病人的评估,还需要评估学生对医学道德、医疗法规以及循证医学等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此外,还要评估学生对待病人的耐心程度和紧急状态下对病人处置等能力[7]。我国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考评通常是考多评少,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核为主,考核方法也较单一。此外,对医疗法规、医德人文等方面则较少考评,使得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不得不对这部分内容重新补课。

  中美两国教育体系的差异,以及两国文化经济等国情方面的不同,直接反映在两国医学生在能力、个性、气质等方面。美国医学生交流能力强,无论是同患者交流和与同事交往,都能够从容应对、侃侃而谈。讨论问题时,美国医学生常能提出不同见解,能够有理有据的进行辩论。在课题研究进展汇报时,即便是进展不多或者不顺利,往往也能娓娓道来。我国的医学生大多生涩腼腆,交流和沟通能力有所欠缺,和病人接触时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专业性和信任感。在学术场合,我国医学生提问和发言也不够积极,反映出学生在校时这方面能力较少接受训练。美国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愿强烈。在美国院校的实验室,假期经常可以见到高中生来见习实验技术并参与学术活动。由于学生较早接触科研活动,创新的理念也较为超前,使得他们与我国的同龄学生相比思维更活跃,求知欲和创新欲也更强。我国医学生通常接触科研较晚,往往在研究生阶段才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不少医学生把临床和科研对立起来,对科研活动疲于应付,实用主义明显,创新的动力和后劲都明显不足。美国医学生职业远景明晰,加之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入职后享有的丰厚薪酬和崇高的社会地位都使得医学生精益求精、发奋学习,而我国的医学生临近毕业时往往境况较为窘迫,为寻找工作或升学等大费周折,养家糊口颇有压力,难以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学习业务中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中美医学教育的比较,不难发现中美历史、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两国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与差异。美国的医学教育体系和模式中不乏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方面。

  在当前市场经济和改革深化的机遇下,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模式应当体现出向“政府宏观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鼓励自主办学”的新体制模式转变,从宏观上推动医学院校质量提升,突显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在医学教育体系结构不均衡、不完善,一使得医学院校在有限的时间内负担了过重的教育任务,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高等医学教育体制,在加强和规范医学院校教育;二是在缺乏完善的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情况下,使得医务人员过早地专业化、专科化,因此必须着力加强和完善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制度建设。

  医学教育是终身教育,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实际上是短时期内的高度专业化教育,虽在较短时期内缓解了医疗资源短缺的状况,但却影响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和对医学生兴趣潜能的培养。因此,我们亟需探索和设定适应我国国情的医学教育目标,适当简化医学生的培养模式,并提高医学生相关待遇。我们可以参照美国的医学生培养模式,明确不同年制、不同学制医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让医学生能根据自身兴趣进行职业规划,选择不同的职业道路。

  在医学教学中,我们应当秉承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应当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培养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应当鼓励医学生尽早接触临床,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感性环境。应当及时升级教学硬件,引进标准化病人和计算机模拟系统等方式进行教学、训练和考核。应当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推广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当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建设,培养医学生的社会医学能力,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学教育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可喜的是,近年来全国医学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医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信在汲取、总结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后,我们能够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医学教育体系,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1]凌保东.中美高等医学教育比较及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33-35.

  [2]吴春丽,RichardS.BaeMD.美国医学教育体系运行简述[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4):676-680.

  [3]朱洪英.美国医学教育的特点与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4):2207-2208.

  [4]丑赛,赵峻,杨萍.浅谈美国医学教育的临床教学反馈[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35(10):1440-1442.

  [5]周蓝波,周国平.美国医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3):470-473.

  [6]刘隽,赵周彦,舒静.新一轮技术变革中的美国医学教育[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6):107-114.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迅速发展,受众收视规模、收视状态、收视需求、收视习惯发生很大变化,广播电视面临激烈竞争和挑战,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宣传管理工作作为低俗之风、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如何把握舆论导向,占据主导地位;如何推进创新创优,提升节目质量;如何强化内容管理,促使宣传效果最大化,需要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提升策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归纳起来,就是履行好“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和使命。确保导向正确。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等任务,做好宣传管理工作首要任务就是管好导向,引导人们前进方向。做好外宣工作。国际舆论格局“西强我弱”,西方主要媒体左右着世界舆论,我们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广播电视外宣传工作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对于推动经济和谐、有序、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指导播出机构做好外宣工作,开展对外交流活动,特别是在涉华舆论竞争中,增强中国声音,表达中国立场,影响国际舆论,提供有利地位和舆论支持,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也是宣传管理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聚焦主题主线。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指导播出机构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重大宣传活动,展示昂扬向上的社会主流、反映光明前进的社会本质,是新闻舆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和根本要义,也是宣传管理工作重要职责。加强正面宣传。指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广播电视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人民的眼睛,历史的记录者,开展典型宣传、事迹报道、热点引导等工作,也是宣传管理工作重要内容。净化荧屏声屏。强调,提高新闻工作水平,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值得肯定和赞扬,什么必须反对和否定。宣传管理工作就是确保节目内容符合管理规定,没有低俗之风,违规事项,错误言论,给受众一个“海晏河清、朗朗乾坤”。提升创作质量。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这些重要论述,标定了宣传思想工作新的历史方位,指明了宣传思想领域新的工作重心。面对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的社会环境,做好宣传管理工作就要提升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情怀、有品位、有底蕴的精品力作。打造精品节目。不管广播电视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内涵外延如何变化,内容仍是核心竞争力。经过多年发展,精品化道路已经成为政府、行业、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共识、共同选择。文化精品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精神文化发展水平,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教人的使命,做好宣传管理工作最好方法就是开展创新创优工作,指导播出机构进入优质内容规模化、常态化、多元化、大众化的精品时代。进行人才培养。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人。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效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目前,广播影视人才队伍还不能满足广播影视改革和发展需要。做好宣传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广播电视宣传队伍,培养更多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指导监听监看。监听监看作为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工作重要抓手之一,能够发挥引导、监督、预警、纠偏等功能,对于加强行业管理,把握舆论导向,净化声屏形象,提升节目质量,健全监督机制,调整宣传内容,改进报道方式,接受社会监督等方面,具有及时性、倾向性、前瞻性、互动性、指导性等作用。随着网络时代快速发展,广播电视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也迎来新的机遇,只有不断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监听监看水平,才能更好地做好宣传管理工作。

  近年来,随着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新媒体不断兴起,中央台、卫视频道、专业频道、付费频道上星播出,以及经济下行、行业改革、机构调整、媒体竞争等影响,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宣传管理职能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后,地级市普遍成立了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广播电视职能工作重新整合,设立新的职能处室,不再单设宣传管理部门,缺少了专职处室、专职队伍、专职人员,弱化了广播电视宣传管理职能。人才队伍流失严重。播出机构具有事业企业双重属性,现行人员多为人事外聘,没有事业编制。近年来,受到媒体冲击、经济下行、同行竞争等影响,广播电视营运收入呈现递减态势,工资待遇相应减少,播出机构引不到人才,留不住人员现象较为突出,传统媒体不再成为高校优秀毕业生首选单位。创作经营产生矛盾。播出机构属于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缺少财政拨款,属于自收自支,即使拨款,也是杯水车薪。部分播出机构强行制定创收任务,挂钩绩效考核,发动员工拉广告、找赞助、搞活动,影响了节目创作质量。缺少多能专业人才。2018年全国广播电视系统从业人员978974人,其中管理人员占比16.38%、专业人员52.48%、其他人员31.14%,本科及大专学历占比76.19%,研究生及以上学历5.19%,初级、中级职称人数546386人,占比超过55.81%,高级职称人数50018人,占比约5.11%,专业性人才偏少,事务性人员较多。培训机制不够健全。播出机构业务培训活动不能全局性、广泛性、综合性开展,即使培训,也是部门组织,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情况。近年来,受到制度约束,培训活动不能大面积、全人员、广覆盖,全省性、区域性培训较少。技术设备较为落后。广播电视属于高科技、重装备、高投入行业,地市级、县(市、区)级播出机构作为“四级办台”基层一级,普遍存在体制不健全,,技术落后等情况,制播器材不能及时更新,存在老、陈、旧等现象,制约了节目制作,影响了播出质量,增加了“安播”风险。监管力量需要加强。按照总局《关于开展广播电视节目监听监看工作的意见》(广发编字〔1999〕135号)要求,地市级先后成立了监听监看队伍,制定了监听监看职责,拨付了监听监看经费,但普遍存在技术设备短缺、监管手段落后等情况。

  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护理工作的范畴不断扩大,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发生变化,从注重规模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注重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紧贴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对接日益增长的岗位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打造品牌特色专业,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就成为当前护理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角度做如下论述。

  职业院校专业群概念的提出和专业群建设项目的确立,是产业集群理论在教育领域的拓展和应用[1]。专业群是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把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多个综合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专业群建设的目标是为了提高群内每个专业建设的水平,群内各个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实验实训项目开发、实验实训设施建设、教师队伍完善等方面的教学资源存在共享;专业群建设的实质是以提高优势专业建设水平,融合相关专业并进行内涵式拓展为目标的教学资源整合活动[2]。因此,积极推动专业群发展是职业教育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护理人才队伍的整体学历层次得到提升,护理技能的教学日益受到重视,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也逐步规范[3-4],但护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亟待创新。主要表现在:缺乏协同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的育人新模式、新途径,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不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亟待创新,由于学校没有及时深入地了解行业反馈和需求,学校办学难以实质性进入企业生产、技术与管理体系,专业建设跟进产业转型升级不够,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技术进步不相适应。(1)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学校专任教师由于日常的教学任务较繁重,导致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教学能力与专业能力提升受到限制。同时,来自行业企业的兼任教师到校任教机制仍待完善。(2)护理专业建设的内涵建设需要进一步夯实。护理教育专业设置未紧扣目前社会、企业、行业需求,应依据自身在本地区及资源上的优势,做好需求预测和岗位分析,确定职业教育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同类学校护理类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专业的特色不突出,未形成学校的品牌优势,导致教学资源未能充分共享、实验实训设备等各方面的投入重复率高、专业品牌优势不明显、办学效益低下,影响护理技能人才培养。

  新医改政策“促健康、转模式、强基层、重保障”要求护理工作必须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这必然引发护理人才培养与发展深度变化,培养能适应单兵作战、具有综合临场应变处事能力的护理人才成为必然。因此,应立足国家健康战略,紧跟新医改需要,围绕社会健康服务需求,构建以优势骨干护理专业为核心,拓展养老护理、中医护理及母婴护理专业;逐步培育老年服务与管理、社区护理等专业,辐射中医康复保健、中医专业,构建“核心引领,优势互享、综合培养”护理专业群,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岗位胜任能力高、发展适应能力强、政治素养水平高的一专多能新一代护理人才。因而,在人才培养定位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卫生专业人才,护理工作要面向社区、农村,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立足社区和家庭,突出人才培养的基层定位。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深入行业、产业岗位调研,全面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校内校外教学资源,实现“相关、相融、相近”专业的科学组群,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师资、资源、就业的融合与共享。以专业为基础,技能课程包为延伸,实现专业互拓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提升学生就业适应能力与社会发展能力。一切教学与管理活动,以专业群为单元实现深度全面的统筹与管理。从专业群课程研发、师资团队建设、校企联动机制、资源共享共建方法等各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专业群发展研究与实践成果。

  我校是直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的自治区级重点星级中医学校,也是培养医、药及护理人才的公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同时开办有康体保健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公寓等校办产业。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包括大学附属医院在内的14所三级甲等医院、校企合作企业等。我校秉承校训“诚信、严谨、敬业、博爱”的精神,在办学过程中,坚持“人本关怀,全程照护”的服务理念,“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办学定位为“面向医疗及养老机构培养护理人才、面向农村培养民族医药人才、面向社会保健行业培养专门技能人才”;为突出办学特色,充分发挥中职学校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学校积极创建了校企共建企业广西重阳老年公寓,形成“以职业教育为主体、校办企业为辅助”的教育体系;建立了“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传统专业与民族特色相融”的职业特色教育体系。护理专业遵照“老专业做大做强、新专业特色鲜明”的要求,以护理专业为核心,辐射中医专业,以培养专业知识扎实、临床操作精湛的护理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

  专业群以新医改“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为指导,立足社康、预防、保健、康复、养老等基层护理服务岗位,面向医院等发展岗位。依托相关岗位能力相近、课程相通、教学相融、素养相同、发展互通的特性,以护理骨干专业为核心,建设养老护理、中医护理及母婴护理配套服务专业,同时发展老年服务与管理、社区护理专业,以此辐射中医康复保健、中医专业的“核心引领型”护理专业群(见图1)。充分发挥骨干专业实训实践、教师团队、课程体系、社会资源等优势,引领相关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与优化。同时整合各专业特点、优势,形成专业互补、资源共享的专业融合机制,实现岗位能胜任、时代能适应、能力可发展的综合型一专多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根据护理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高层互选、中层分立、底层共享”的护理专业群课程结构,充分整合、优化、利用已有的资源,形成共建共享课程体系(见图2)。(1)“高层互选”根据专业群能力相近、课程相通的特性,构建特色模块化课程及专业群综合实践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岗位胜任、拓展与发展能力。学生可根据爱好及特长自行选修,形成一专多能的能力体系。(2)“中层分立”根据术业有专攻的原则,依据各专业核心就业岗位职业标准、技术技能要求,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形成各专业重点培养能力体系。在本层次,可以根据岗位的要求,构建课程“模块”集群,组建“一体化工作页”实训项目,通过不同的组合,体现专业(专门化方向)特色的课程组成,这也是护理专业群建设研究的主要方向。(3)“底层共享”根据专业群素养相同、发展互通的特性,以职业素养、社会素养为重点,构建专业群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等各专业必修的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核心在于专业群课程体系科学建立与实施。因此,应深入调研各专业核心岗位,建立岗位技能标准,围绕岗位标准构建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同时通过分析专业群各岗位的相通性、互补性、发展性及学生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胜任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形成专业核心课程与特色模块化课程、专业群综合实践课程于一体的彼此联系、相互渗透、共享开放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护理专业群特色课程资源,是实现专业群课程体系“高层互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过程中,学校重点建设了核心课程资源,以满足不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需求。

  (1)联合医院共同制定核心课程标准。联合医院共同完成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和外科护理学3个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制定。

  (2)突出特色课程建设。根据学校特点,增加中医护理学特色课程课时与实践教学,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使其成为区内优势特色课程。以老年护理、母婴护理方向为建设目标,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以“互联网+”升级线下教学,推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广泛应用。

  (3)促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和职业技能教育与专业发展有机结合。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融合的框架,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有机融通,以学历教育为主导,加强职业技能培养,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职业技能,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学生在校期间,可以任意选择其中1个或多个技能培训进行培训并考取相关证书,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落实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中医康复等相关专业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4)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开发与实践。为贯彻落实职业技术院校专业群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培养专业工作岗位需要的技术技能,使护理专业的学生和实习护士能尽快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我校组织全校及养老机构的专家和教师,认真总结多年临床和教学经验,共同编写了《护理综合实训指导》,供护理专业及养老机构专业教学、实习生、临床新护士或护理员培训使用。本教材遵循“宽专业、厚基础”的原则,同时强调“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内容简练,图文并茂,举例简明,实用性强。全书以实训任务为重点,旨在培养贴近临床、贴近患者的实用型、技能型现代护理人才。

  结合信息化网络技术构建先进性、仿真性、职业性、综合性、开放性的护理实训基地群,按专业建设融合要求整合校内各专业现有实训体系,实现专业群实训基地的整体建设、统一管理、协同使用,融基础护理实训中心、专科护理实训中心、医养结合养老护理实训中心、智能化信息中心、职业技能培训考试中心和综合技能实训中心6个“中心”于一体。第一层次为“基础护理实训平台”。基础护理实训室以临床医院为模板,实训室宽敞、明亮,设备齐全、先进,占地724.5平方米,分别设有模拟护士站、护理准备室、模拟病房、护理练习室、教学示教室。基础护理实训室除配备有常规护理操作所需用物外,还拥有先进的护理教学仪器、设备与模型。第二层次为“临床护理+中医养生养老护理实训平台”。临床护理实训中心以临床医院为模板,实训室宽敞、明亮,设备齐全、先进,占地1019.54平方米,分别设有护士站、老年护理病房、护理形体室、多媒体示教室、急危重症监护室、模拟手术室、复苏室、母婴实训室、模拟产房、儿科重症监护实训室、社区护理实训室及准备室。仿真临床医院设计,让学生提前适应临床工作环境,培养临床思维。养老体验中心实训室现有面积400平方米,主要承担老年护理、社区护理、中医康复保健、康复治疗技术、农村医学等专业的实训课程,包含老年护理、社区护理、作业疗法、康复评定、康复医学、康复医学基础、物理治疗技术、康复医学概论、运动疗法治疗学、言语治疗学等课程的实训。现有老年模拟装置、高端老年护理模拟人、电动翻身床、防褥疮气垫床、洗浴床偏瘫模拟装置、OT综合训练车等教学设备。开设老年护理技能培训、老年社区护理等各项操作技能,模拟养老社区场景,适用于模拟老年人社区护理的实训场地。第三层次为以校办企业、各级医院为代表的“产教护融合”实训实习基地。是为了提升专业群内各种岗位技术能力,提供护理真实案例场景,开展护理综合技能的教学,满足中职护生实习阶段掌握技能需求。依托学校各级实验实训基地,整合优质教学资源,聚焦实践教学、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探索技能教学由单一到复合、由简单到复杂、由规范到熟练的“一体化”人才培养路径。在整合与优化实验实训教学资源的同时,以护理专业群为平台,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和岗位技能要求的“一体化教学工作页”,形成“平台+模块”的实验实训教学模式。

  面临情景化资源呈现、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人文素养思政课程融合、多技能培养的物色课程等情形,现有的教材形式难以满足新型教学需要。开发以任务为导向、以标准为依据、以虚拟情境为支撑、以网络为承载的新型数字化教材成为必然。以《基础护理》活页式教材开发为基础,逐步形成新型教材开发的方法思路,引入严肃性游戏的激励机制,推动学生课前情境中自我学习。课中虚拟岗位中教学,课后借助虚拟职业情境中的案例反复演练,教学过程中平台全程监察、纠偏、反馈的功能初步达成知识基本自学、技能适当引导、能力着重培养、潜能合理启迪的教育构想,逐步形成“做中学、岗中教、境中练、全程评”的教学模式。

  我校是一所培养护理及医、药人才的公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为突出办学特色,充分发挥中职学校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学校积极创建了校企共建企业广西重阳城老年公寓,作为广西第一批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依托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设中医学校(广西中医学校)的技术资源及教育平台,成功打造成为一所以全面健康为核心,传统中医药、壮瑶医药为服务特色,集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预防保健、营养膳食、精神慰藉、心理关爱、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等服务为一体的医养结合机构,实现了医疗及养老的完美结合。此外,作为教学基地,创建校企合作新型养老机构的发展道路,建成“以老人为中心,养护医,教产研六位一体”的老年护理实训基地,接收国内外卫生类学校学生进行了临床见习、社会实践。老年护理实训基地的建成,推动社会从各个领域及不同角度参与养老事业的科研工作。老年公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临床见习、实习、社会实践、孝道文化教育的基地,为教师提供了临床教学和科研的基地。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明确人才培养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根据专业群特点,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专业群建设的基本依据。基于我校护理专业的特点,我们开创了护理专业“医护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医护养结合”模式将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从政策层面或者机构之间自愿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参与其中,让老人病有人医、老有人养,有效解决养老和就医的问题。“医护养结合”机构能够使入住的老年人享受到食宿、护理、医疗及康体等卫生服务及丰富多彩的群体生活,实现了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基于“医护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优化在校护生课程设置,注重对老年医学、康复、营养、心理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依托广西重阳老年公寓和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临床教学资源,为增强护理学生对职业的感悟和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安排见习课程,直接接触临床案例,提高学生融入职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临床实践中,为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每学期不定期安排学生到广西重阳老年公寓进行社会实践,多视角观察服务对象和工作环境,感受职业氛围,激发求知欲。在基础护理学技术课程学习第2学期,不定期安排学生到医院或社区服务站,见习基础护理学技术,形成职业意识。在专科护理技术课程学习第3~4学期,不定期安排学生到广西重阳老年公寓和校外实训基地或社区服务站进行专科见习和集中见习,学习护理程序的临床应用,认识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结果、治疗主要措施,锻炼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能力,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增加接触临床时间,增强学生融入职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学年根据教学大纲及实习大纲到医院各科室进行为期10个月的轮岗临床实习。

  学科建设直接反映医院的学术地位、医疗水平以及核心竞争力,是加强医院的综合能力,促进医院由临床型向科研型医院转向的必由之路[1-3]。学科建设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培养,有利于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有利于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从而促进医院全面发展。学科建设对提高医院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天津市胸科医院是以一所治疗心、肺疾病,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是华北地区较大的三甲心胸专科医院,辐射天津及周边地区。2014年迁入新址,加大软硬件投入,以此为契机,规模及门急诊量等各项指标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三甲专科医院定位优势,使医院年门、急诊量超过69万人次,门诊有着相当数量的疑难及复杂的心、胸疾病的患者。我院在心血管病、呼吸系病及心胸外科领域具备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拥有最齐全的亚学科。胸外科为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心内科、心外科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天津市重点学(专)科。医院现为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南开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拥有三十余名硕博士生导师,连续培养优秀的医学硕博士研究生。设有心血管病研究所,开展心血管疾病防治与研究。在市卫计委文件要求下及在各科室配合下,对近五年医院学科建设工作进行回顾与评估。通过对各学科建设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学科建设成绩,发现不足,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管理措施,巩固和提高我院学科影响力,不断精进重点学(专)科等建设管理方式,推动医院学科人才队伍优化,推动科研水平提升,医教研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借由搬迁新址契机,医院加大硬件、软件投入,医院有了大跨步式发展,业务指标稳步增长。床位数增加了1倍,门急诊量由2014年39万人次,增长至2018年的69万人次。医院加大力度进行专科条件的支持,近3年累计投资500余万元用于更新相关设备。配备重症监护病房及相关配套设累计投入预计超过1亿元人民币。专科医院的特征是规模有限、功能全、技术精,但是学科单一,一定程度上导致发展受限。医院围绕心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胸外科疾病等核心设置,适时发展相关的支撑学科,如内分泌科、康复科、放疗科、体外循环科、ICU等,相关支撑科室的建立以及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是“大专科、小综合”这一发展趋势的体现,也是支持学科进一步发展的托举力[4]。

  医院加大科研激励力度,注重完善学科建设的绩效管理与激励体系。积极组织、动员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对立项科研项目经费进行不低于1:1的匹配。通过制度建设,加大对科研文章及获奖成果的奖励力度,对获奖成果进行不低于1:1的比例匹配奖励,并将SCI论文与影响因子挂钩,对公开分级依次加大奖励力度,大大提高了科研积极性。通过一系列措施,我院近五年科研项目中标项目数量和获批科研经费均有大幅增长,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具体见表1、图1。加强科研管理,对科研课题进行规范的过程管理与督导,保证完成质量及优秀产出。促进新成果、新技术的产生,同时鼓励成果、技术的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获奖数量稳步提高。

  良好的人才梯度是学科建设目标、更是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合理的人才梯度是临床学科建设的强大推动力,合理的人才培养、任用、选拔制度有利于在内部形成模范相应和创优争先的良好氛围。经过人才引进与培养,形成以学科带头人、学科后备带头人为领军人,人才梯度合理的学科队伍。学科带头人是指在学科领域内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具有组织领导才能,能把握学科发展方向,担负学科人才群体领导工作的高层次医学人才。选拔学科带头人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原则。学科带头人不仅具备优良的思想品德、较强的学术组织领导能力,还具备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有全局观、团结协作意识,带教能力强,乐于传帮带。以心外科学科团队为例,心脏外科知名专家郭志刚院长为学科带头人,学科团队人员年龄结构年轻化(平均年龄42.3岁)、受教育程度高(硕士以上学历76%)、选拔注重临床能力。人才培养引进双结合,完善人才梯队。通过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制定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通过竞聘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举措,吸引了一批业务及科研能力强的专科人才加入,充实了人才梯队。此外,重点培养中青年技术骨干,临床实践中,给岗位、压担子,夯实技术能力,并积极创造机会到国内外进修;科研方面,设立院级课题,重点扶持青年医师项目,给予科研经费和政策支持。种种举措,使其职业素养进一步成熟。

  随着医学发展,专业越分越细,推进亚学科实体化建设势在必行[5]。在近年来的学科建设中,充分发挥专科医院的优势,全面发展、突出重点,巩固我院专科优势。经过多年发展与规划,心血管内科由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等病区构成,建有“胸痛中心”“心衰中心”“心律失常中心”。心血管病研究所建设有冠心病研究室、结构心脏病研究室、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研究室、起搏电生理研究室、心血管慢性病流行病研究室、心脏外科研究室、肺脏疾病及肺血管病研究室、实验动物中心及生物样本库、医学信息室。呼吸内科形成呼吸危重症、介入肺脏病学、睡眠呼吸疾病、胸膜腔疾病、呼吸系统感染、肺血管病、呼吸生理、肺部肿瘤、气道疾病、呼吸病理学等优势亚专科。心外科根据不同亚专业分先心病外科、冠脉外科、瓣膜外科、大血管外科、体外循环及体外生命支持学科等病区,并建立相关数据库,提供循证医学支持。胸外科已构建形成肺外科、食管外科、纵隔胸壁外科和微创技术与快速康复外科四个重点亚学科。亚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我院的专科优势,提升了整个学科层次。同时,建立多学科协同合作(MDT)的协作模式,增强学科融合。多个学科或亚学科团队间强强联手,以重点学科牵头,多学科共同参与,通力协作,打破单个专科治疗的壁垒,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单一学科在诊疗过程中的片面性,更大程度发挥学科优势,同时强化CICU、CCU、RICU以及心外监护等相关功能学科建设,大力推进疑难危重症的救治诊疗水平。

  1.5开展广泛合作交流,搭建学术、人才交流平台倡导成立医联体建设,领军“天津模式”胸痛中心建设

  天津市胸痛中心建设模式被全国称之为“天津模式”,我院作为“天津模式”胸痛中心建设模式的领军者,首批部级示范基地,带动三级医院、基层医疗的两级联动构建模式,与全市近半的一级、二级医疗卫生机构签署了专科医联体协议,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医生近千人次;率先引进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实现院前急救、院内诊疗、院外随访的一体化全覆盖,大幅提高了急性心肌梗塞、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的救治率、治愈率。与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2017年,与南开大学建立非直属附属关系;2018年,我院又与天津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初步签署了部级科研合作协议,在部级科研项目实现了协作新模式。国际交流方面,与国外知名院校(澳、荷、美、法、德等欧美国家)协作,搭建人才发展学术平台和科研合作交流平台,加强中青年骨干人才的培养。不定期派遣青年医生(每年3人次以上)接受中长期进修培训,鼓励并支持学成人员回院开展临床项目;定期举办国际级学术会议(每年2次以上),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交流讲学,掌握学科领域最新前沿。

  经过实施重点学科战略,我院各学科均有提升与发展,并形成一定数量的优势亚学科,各项科研指标稳步提升。但在学科发展方面仍存在差距和问题,表现在尖端设备缺乏,人才梯度中间力量仍显薄弱,高水平人才和科研成果等比例偏低,在有影响力的国内外刊物论文数量不多,国内、国际影响力有限等方面。

  稳步推进学科发展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规划和顶层设计是学科发展的根本保证。建立学科发展制度,制定阶段工作计划,进而准确地进行目标定位及资源配置,保障学科稳步健康发展。建立科学的学科动态评估机制,对亚学科进行评估。建立可供医院参考的指标体系,以科学、客观、真实地反映各亚学科发展水平及发展动态,为医院学科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根据学科基础和发展潜力,使资源向优势学科、优势病种倾斜。同时,不同层次学科建设目标导向要上下关联,通过分层次导向性建设,使次级学科成为上级重点学科培育的孵化器,进一步巩固专科优势。

  资金支持是建设重点学科条件中最重要的一项。为了更好地支持学科建设,医院为学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下个重点学科建设周期,按与财政资助经费至少1:1的比例配套资金,保证每个学科投入至少600万元学科建设经费,用于学科建设所需的人才培养、设备购置试剂耗材实验动物和技术服务等科研投入。足够的资金支持以及合理的资金配置与使用,可以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之间架起桥梁,从而持续改进疾病诊疗能力与研究型学科的建设,实现传统临床型医院向科研型医院转化。

  医院个别学科仍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中间力量薄弱的问题。受传统观念制约,对于中、青年骨干力量的扶植、培养使用不利,使大量中青年骨干力量在最能出成果的黄金年龄阶段不能充分发挥,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人才断层。建议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建立更加合理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以岗位促进能力培养,在岗位上提高医教研能力。力争建成兼顾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老中青相结合、创建富有创新、优势互补的学科团队,为学科发展提供人才动力。

  2017年与2018年,我院分别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搭建更加完善的协作平台,多渠道方式整合、配置优质科研教学资源。发挥高校与地方医疗机构的各自优势,联合科技攻关。利用高校的基础研究方面及追踪国际相关领域先进前沿方面的优势,整合医疗机构临床实践丰富、数据资源充足的优势,在科研活动中加强科研思维的碰撞,启发创新思维,冲击更高级别的科研项目,产生更有效用的科研成果,开拓科研领域,进一步催化各学科科研水平提升。

  [1]孙颖浩,贺祥.研究型医生研究型科室[M].北京: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7:54-55.

  [2]卢惠娟.苏州市大型综合性医院健康管理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0):2570-2572.

  [3]陈慧,吴昕霞,袁逸文,等.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实践[J].现代医院管理,2016,14(2):8-10.

  [4]苏义,綦瑞霞,戴菲菲,等.试论我国综合性医院的专科专病建设[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7):741-743.

  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护理工作的范畴不断扩大,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发生变化,从注重规模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注重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紧贴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对接日益增长的岗位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打造品牌特色专业,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就成为当前护理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角度做如下论述。

  职业院校专业群概念的提出和专业群建设项目的确立,是产业集群理论在教育领域的拓展和应用[1]。专业群是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把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多个综合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专业群建设的目标是为了提高群内每个专业建设的水平,群内各个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实验实训项目开发、实验实训设施建设、教师队伍完善等方面的教学资源存在共享;专业群建设的实质是以提高优势专业建设水平,融合相关专业并进行内涵式拓展为目标的教学资源整合活动[2]。因此,积极推动专业群发展是职业教育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护理人才队伍的整体学历层次得到提升,护理技能的教学日益受到重视,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也逐步规范[3-4],但护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亟待创新。主要表现在:缺乏协同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的育人新模式、新途径,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不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亟待创新,由于学校没有及时深入地了解行业反馈和需求,学校办学难以实质性进入企业生产、技术与管理体系,专业建设跟进产业转型升级不够,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技术进步不相适应。(1)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学校专任教师由于日常的教学任务较繁重,导致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教学能力与专业能力提升受到限制。同时,来自行业企业的兼任教师到校任教机制仍待完善。(2)护理专业建设的内涵建设需要进一步夯实。护理教育专业设置未紧扣目前社会、企业、行业需求,应依据自身在本地区及资源上的优势,做好需求预测和岗位分析,确定职业教育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同类学校护理类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专业的特色不突出,未形成学校的品牌优势,导致教学资源未能充分共享、实验实训设备等各方面的投入重复率高、专业品牌优势不明显、办学效益低下,影响护理技能人才培养。

  新医改政策“促健康、转模式、强基层、重保障”要求护理工作必须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这必然引发护理人才培养与发展深度变化,培养能适应单兵作战、具有综合临场应变处事能力的护理人才成为必然。因此,应立足国家健康战略,紧跟新医改需要,围绕社会健康服务需求,构建以优势骨干护理专业为核心,拓展养老护理、中医护理及母婴护理专业;逐步培育老年服务与管理、社区护理等专业,辐射中医康复保健、中医专业,构建“核心引领,优势互享、综合培养”护理专业群,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岗位胜任能力高、发展适应能力强、政治素养水平高的一专多能新一代护理人才。因而,在人才培养定位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卫生专业人才,护理工作要面向社区、农村,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立足社区和家庭,突出人才培养的基层定位。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深入行业、产业岗位调研,全面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校内校外教学资源,实现“相关、相融、相近”专业的科学组群,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师资、资源、就业的融合与共享。以专业为基础,技能课程包为延伸,实现专业互拓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提升学生就业适应能力与社会发展能力。一切教学与管理活动,以专业群为单元实现深度全面的统筹与管理。从专业群课程研发、师资团队建设、校企联动机制、资源共享共建方法等各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专业群发展研究与实践成果。

  我校是直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的自治区级重点星级中医学校,也是培养医、药及护理人才的公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同时开办有康体保健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公寓等校办产业。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包括大学附属医院在内的14所三级甲等医院、校企合作企业等。我校秉承校训“诚信、严谨、敬业、博爱”的精神,在办学过程中,坚持“人本关怀,全程照护”的服务理念,“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办学定位为“面向医疗及养老机构培养护理人才、面向农村培养民族医药人才、面向社会保健行业培养专门技能人才”;为突出办学特色,充分发挥中职学校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学校积极创建了校企共建企业广西重阳老年公寓,形成“以职业教育为主体、校办企业为辅助”的教育体系;建立了“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传统专业与民族特色相融”的职业特色教育体系。护理专业遵照“老专业做大做强、新专业特色鲜明”的要求,以护理专业为核。

相关内容